close

一、汐止~松湖345kV地下電纜調解

        為考量南港及內湖地區用電量持續上升,因此台電公司計畫於基湖路—環山路一帶進行地下電纜潛盾工程。然而此統包工程完工之實際工期較契約工期多了590天,因此監造廠商—中興顧問公司要求補償技術服務費用,而申請了調解。而在與中興工程的第二次調解會以前,黃課長及謝昇穎大哥也帶我參加了處內的會前會。

(一)、中興公司調解訴求

        此次技服工作於民國92224日簽約,其中土建標第二期工作統包商實際施工期長達1730日曆天,較契約工期(1140)增加590日曆天,因此請求以「情事變更」為由,給付增加工期590天衍生之監造費用。

       延長完工工期事由如下:

  1. 豪大雨(26.5)
  2. 配合「公共工程品質研討及觀摩會」暫停施工(3)
  3. 供電單位能源中斷供應(1)
  4. #32連接站平台加大之設計變更(6)
  5. #1A直井移入洲子公園(49)
  6. 潛盾洞道鑽掘受地質條件差異影響(104)
  7. 通風機室及豎井開挖受地質條件差異影響(269.5)
  8. 施工期間降雨(128.5)
  9. 民眾抗爭(1.5)
  10. 施工標逾期完工(1)

        參照本契約「第一次契約變更(追加規劃設計監造#36號連接站)」所議定人時單價955元,每日8小時,每日3人共590天,合計請求給付監造費14,198,940(含稅)

(二)、會前會討論內容

會議大致以兩大主軸討論,分別是增加工期認定及人時單價。

1、增加工期認定

此次調解案的主因為第六點及第七點的潛盾掘進施工及豎井開挖時,遭遇遠高於地質調查強度的岩盤(原地質調查最大強度僅384.5kgf/cm2,而於洞道及豎井處分別遭遇2000kgf/cm22286.9kgf/cm2的強度),因此降低了施工功率。雖然當初本契約係採總包價法計算,惟考量該地質因素中興公司於投標時難以預知並評估合理所需監造人力成本,尚屬有理,因此會議最後建議工程會綜觀工程案例,裁量雙方合理負擔比例。參與會議時,我與某位大哥有同樣的疑問,那就是為何鑽孔的試驗報告會與現場狀況差那麼多?是不是有什麼疑慮之處?但經設計部門及工務段的大哥解釋,這些鑽探結果本來就存在運氣成份,畢竟鑽孔的孔數及位置已經符合規定,至於試驗報告的正確與否,可能就要再找文件確認釐清看看。經過了這一段討論過程,讓我了解到若之後在現場接下鑽探的案子時,也要多注意鑽探過程及報告的完整性,甚至注意岩心是否有被偷換的疑慮等等,以免之後有類似狀況發生時,才站得住腳解釋澄清。

關於第四點,經辦部門認為辦理變更應屬契約工作範圍,因此不同意追加給付費用。但我認為此平台加大之變更非中興公司預期之工項,因此應該給予費用。最後會議大家認為此變更案為中興公司配合台電公司辦理設計及相關變更,因此目前接受廠商之增加工期說法。

第五點為統包商據以申請交通維持計畫時,台北市道路交通督導會報意見要求將直井移入洲子1號公園範圍內,以避免占用基湖路車道造成交通衝擊。原本我認為這一項是廠商不可抗之因素,所以應該核准,殊不知大家都認為直井位置由中興公司負責規劃設計,其監造工作及施工工期預估均為中興公司辦理,因此若原規劃設計時就考慮到此交通衝擊,就不會有後續問題,因此討論的結果是此項不同意給付費用。

其餘的工期項目大家都認為廠商要求較無道理,因此目前預期的工期底線為第四、六、七項的總和,但其他項目是否合理也是要由工程會委員討論並開會決議後才可知道。

2、人時單價

中興公司參照「第一次契約變更(追加規劃設計監造#36號連接站)」所議定人時之監造單價955(由於大公司須考量管理費,因此通常單價較高,而台電公司則通常將時數砍低以控制契約總價),來向台電公司索取補償費。

台電公司針對中興公司意見,認為此變更設計案與原技服契約屬不同合約,而原技服契約價金僅列土建監造費總額,未定人時單價可供參照,故台電經辦部門認為人時單價計算方式應以土建監造費總額除以監造總時數,經計算後,認為人時單價應為392元。

我認為中興工程以變更案之人時監造單價來向台電公司索價不合理,因為變更案的變更項目(「陽明~內湖69kV電纜線路」與「汐止~松湖345kV電纜」部分共構)與遭遇之地質困境及其他延長工期之原因無直接關係,因此人時單價之金額以台電公司所提之方式較合理。

(三)、會議心得

        此次調解案會前會由陳五和副處長主持,參與會議的有台電聘請的律師、會計組、政風組、工務段及法務室等等,是我目前參與過最大且最多與會部門的會議。會議中各部門意見的交流都快速且精確,讓我非常佩服。雖然這次的案子僅為調解案而非訴訟案,但在會議中仍感受到各部門對於案子的重視並設法為案子提出有利意見。由這次的會議我也領悟到,雙方公司在維護利益的過程必須非常了解契約內容,否則遇到對方要求非常不合理甚至故意提高價錢時,若提不出相對應的條文對抗,則只能任人擺佈,而這也是企業最不願意看到的畫面。因此,在未來面對利益衝突時,條理式的訴求依據以及質疑對方的能力就要非常強,這些也都是我未來要學習的地方。

 

 

二、深美~大安#4潛盾到達破鏡

        大安變電所位於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旁,是未來連結深美~大安線及松湖~大安線的結構物。其中的#4潛盾機由大安變電所旁的#3直井發進,前往與信義共通管道接續的Y9分歧部,目的是佈設大安變電所至虎林連接站之地下電纜。而此次由陳五和副處長帶領的走動管理,是為了現場查看Y9分歧部的鏡面破除作業,此破鏡作業與往例不同的是,過去潛盾洞道大多以潛盾機直接破鏡並於到達井拆解,但由於信義共管沒有足夠空間供潛盾機到達,因此此工程在挖到信義共管連續壁時即停止,並執行棄殼及切刃盤拆解動作,最後的破鏡作業則由人工以鍊條式機械開挖執行。

 

1、冰凍作業

        由於Y9分歧部上方無法封路施行地質改良,因此潛盾機頭有特別設計,於閥門位置配置20支放射式冷凍管以及5支測溫管,讓潛盾機到達信義共通管道連續壁時,可以於現地執行冷凍工法,防止地下水滲入。

2、試水確認

        當測溫管值下降至所定溫度時(控制於-4C),打開閥門,觀察12小時有無漏水出來。若沒有漏水,則冷凍作業完成,完成試水作業。

3、土艙排土

        由試水確認切刃口處之土壤皆已冷凍而無滲水時,即可開始排土作業。排土先由上方排土口進行,之後再使用螺運機套管進行排土。排土過程中土讓若偵測到異常現象時,應確保排土口可隨時封閉。

4、設置切刃盤止水板

連續壁與切刃盤間以及切刃盤與機身間兩處為前方可能漏水處,因此於土艙排土過程中,分區域開始於此兩處以環狀方式設置PL12mm鐵板,設置完成後背填灌漿,以阻隔解凍後之地下水滲入。

5、冷凍作業解凍

待止水板及背填灌漿施作完成後,即可停止凍結運轉。解凍期間需同時切除冷凍管及測溫管,切除完成後馬上焊接PL12mm鐵板。而切除過程中仍需持續監控溫度變化。

6、潛盾機二次拆解

二次拆解順序分別為:旋轉接頭、內筒、隔艙上部、齒輪套筒、軸承、輪運機前段部、隔艙下部、切刃盤,各機具拆解後由電動吊車移動至台車搬運出去。需注意各切割段需控制在2噸以下。

7、到達鏡面破除

到達端壁體之厚度為1.2m,為了降低在破除時之噪音或振動影響,此工程之鏡面破除以鏈鋸切割方式進行。切割方式為鏡面處鑽數十孔,使鏡面分割成數十個切割塊,隨後將鏈鋸穿入任相近兩孔後便可執行切割,順序由下往上,外圈則由人工打除方式整平切割面。

 

P_20180625_141608.jpg

圖上混凝土面即為信義共通管道之連續壁,經確認無漏水現象後即開始破鏡作業。

 

P_20180625_143713.jpg

連續壁上的紅色線即為預定開挖結塊,開挖時於格子角上穿孔,並將鏈鋸機鎖鏈穿過兩孔洞後形成一迴路,而開始切割連續壁。

 

P_20180625_143154.jpg

鏈鋸機。由於為人工操作,因此要求廠商加強人員防護措施。

 

P_20180625_135123.jpg

氣瓶設置區須注意氣瓶合格證及有效日期,設置區上是否加蓋也是檢查重點。

 

想法與小結

        對於第一次實際參觀潛盾洞道的我來說,這次的經驗真的是格外興奮,想想能在台北如此精華的地段下方開一個直徑5.5公尺的洞道,是多麼重大而需要格外小心的工程,且此次潛盾又是特別以棄殼方式做破鏡處理,更是機會難得的經驗。而對於這次潛盾工程,我也提出了三個問題向前輩們請教。

        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潛盾直接貫穿破鏡再向後撤離,是否可以更省力又快速?學長認為如果直接貫穿的話,可能不好處理滲水的現象,另一方面殼的位置若卡在中間也很難切割。黃課長也由地改方面額外補充,若地面上可以執行地改或者信義共管處可以執行地改的話,或許可以採用直接貫穿的方式破鏡,然而現實的狀況是地面上交維無法通過,而信義共管可能也沒空間供冷凍設備放入,因此在只能於機頭冷凍地改的狀況下,當然就無法邊執行冷凍作業邊開挖,所以最後才會選擇於連續壁處停止開挖而採用人工開挖方式破鏡。

        第二個問題是,於連續壁上破鏡要如何處裡鋼筋,若破壞鋼筋是否會影響原結構體強度?黃課長說破壞鋼筋並非難事,潛盾機要直接穿過鋼筋面也是可行的,且此次破鏡面本來就是信義共管預留給台電公司用的。另外家豪學長也提供了其他案例的預留管配筋圖(如下圖)給我參考,他告訴我預留洞口處四周都會配加強筋,以防止原結構遭受損壞。

36281316_1759743557408236_3285358963045957632_n.jpg

第三個問題是,松湖~大安線及深美~大安線有部分路段重疊,為何不用一母孔分兩小孔方式施工?昇穎學長一方面認為如此母管的空間可能會不夠電纜放置;另一方面兩管後續深度要求落差大,若以兩小孔方式分歧的話可能坡度會過大(一般為考量安全及機電推力,坡度控制在4%以內)。另外學長也補充說,若預先已知道管路中有分歧處,則該處設計就要使用鋼環才好切割做連通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工地小 的頭像
    工地小

    阿琨的部落格

    工地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